觉得有必要把这句话写在前面:这篇文章不是说支付宝,是说把工具型产品或者应用跟社交扯上关系的所有产品。
因为腾讯社交的巨大示范效应,所以给大家造成了一种感觉,只要有“关系”,就能成就一切。或者说只有利用关系把用户粘合起来,才能让产品立于不败之地。于是产品简单地分为了两个大派,一是开始就立足社交去发展,像什么职场社交,约炮社交,活动社交,图片社交,还有各种专业领域的社交等等;二是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开始切入社交,像跑步工具到跑步社交,工作管理工具到职场社交,金融工具到金融社交等等,恨不得拉个屎都想发展出来一个马桶社交。
当一个应用型或者说工具型产品做到一定的程度,占领了一定的市场,拥有了一定的用户,取得了许多成就后,就容易往社交上去想,想着去把我的用户都连接起来,然后想着链接起来产生的倍数放大效应。甚至想着以此为切入点,可以另外开辟一个社交帝国来取代腾讯。这是上面说的第二种情况,这种情况好处是毕竟在前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才想着往社交里切。虽然最后都死的很惨或者不死不活地尴尬地,但人家毕竟辉煌过。
但这也给了不碰社交的产品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想象空间,近年来有一大批产品专注提供特定的服务,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这里就不多说了。以上不是说腾讯的社交不可取代,恰恰相反,它随时可能被取代,但如果你说取代的方式是从某个工具发展出来的关系链,我是万万不能相信的。
做工具就应该有颗做工具的心,让它以自己独特的需要深深嵌入到用户的日常生活中,这样就成功了。至于一定要把用户连接起来,进而产生一个社交圈,在99%的工具上都是没有必要和多此一举的,许多工具也都死在了这上面。
反过来看,为什么我们有这么深的社交情结?本质上还是因为我们的互联网不够开放和来自腾讯的巨大压迫感,前者导致其它企业或者产品不能使用已有的社交关系,后者导致人们的错觉,以为有社交就有了一切。但其实反观腾讯的发展,在社交以外,基本没有成功产品。但80后过来的这批人,他们的惯性思维仍然在主导着产品设计,他们的记忆中仍然有对腾讯社交的深深恐惧。
想象一下美团外卖,有一天它在外卖里切入社交,当你在订餐之前就加载一个朋友圈,XX几分钟前订了XX餐馆的XX,或者一打开某个餐馆,下面就出现XX昨天中午吃了XX。再进一步发展成为美食社交圈,没事就晒食物的做法,哪里有好吃的,今天自己在家又做了啥…
然后…然后…就没有然后了。
因为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社交。
存乎一心:
很多时候我只想单纯地使用某个产品来方便我的生活,比如安静地跑个步,安全地理个财,迷路了查个地图,无聊了刷个新闻,需要知识读个书…等等,一点也不想去结交和我一样正在做这些事的人,注定有些事是需要一个人去完成的。
如若不信,扫码关注!
©原创申明 | 微信公众号“如若不信”和本博客所有文章均为原创,欢迎转发及完整标明原作者/链接的转载,若有其它形式转载请先联系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