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陰雨

这里只有个人观点,而且都是错的,嗯?那还往不往下看了?

赢者通吃的市场,第一名往后都是输家

by 江南阴雨 on 2016-12-20

1482146119886

在1995年弗兰克和库克合著的书《胜者通吃的社会》里,他们说技术的进步会加速好产品的扩散,从而会导致市场会被某一个出众的产品所垄断,其它同质化的产品都会出局。

 

最早人们考察到这种现象是跟交通相关,发现交通越发达,东西的运输成本越低,从而导致好东西能扩散的区域越大,进而好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会上升,去挤压其它类似产品的市场空间,并最终形成垄断。

 

但不是所有东西都是实物化的,还有许多东西是不需要运输的,比如一张专辑、一段视频、一篇文章、一个游戏、一个使用习惯等等,类似的这些会形成一种情况,就是你已经获得了足够多的用户后,你的用户会越来越多,这会形成一个类似雪崩的过程,不断地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。

 

现在这种赢者通吃放在互联网的背景下,就更加肆无忌惮了。一方面,互联网让许多产品转移的成本变的越来越小,甚至是零成本。另一方面它加速放大了滚雪球效应,因为传播变的非常简单。

 

比如当QQ获得了优势用户后,这个优势就不停地放大,吸引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群,最终让UC和MSN退出市场。还有C2C的淘宝,在稍微有点优势后,就开始滚雪球似的发展,最后ebay和拍拍不得不退出。

 

在互联网领域这种例子多如牛毛,最近一点的例子是微博、微信、知乎、滴滴在同质化的市场产品下,如果有一家具备了明显的优势后,这个优势就会呈几何形式增长,直至垄断这个市场。

 

在被互联网放大了的这个市场中,只有处在顶端的、胜出的那个才有饭吃,第二名的境况往往和最后一名的境况一样,都处在同一个被淘汰的层级上,并没有什么区别。所以第一名之后都是输家。

 

用圣经的一句话说:凡有的,还要给他,叫他丰足有余;凡没有的,就连他有的,也要取去。

 

如果还没有一家胜出,没有出现赢者垄断,那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他们还正在交战,并未分出胜负。或者本来他们就不是同质,比如mac和windows,虽然都在PC机这个大领域下,但两者的体验交互方式完全不同,各自都在自己的领域内垄断。

 

市场本来就是很残酷的。你之所以有时候觉得它温情,大部分是因为你温情,而不是市场。

 

对个人成长的启发

 

如果把这个理论应用在个人的成长上,其实也未尝不可。实际上塔勒布在《反脆弱》一书里说了这个概念,就是杠铃原理。

 

大概意思是不管学习还是平时其它,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用在能成为最顶级的那一方面,成为这个方面出众的人,如果做不到,那也不要只努力一点点,把精力全耗在中间无所谓的地带上。干脆就不要花精力,放松养精蓄锐好了。

 

如果你在某个领域中,你比大多数人做的都好,只需好那么一点点,你的收入不会也多那么一点点,会比他们成倍地增加。

 

要做某件事,就把这事做到极致,至少要比大多数人做的好。这道理谁都明白,做起来太难,太难是因为当下要付出的太多,而收益很少。

 

但不管怎么说,现实一直是这么残酷,方向是对的,至于个人能否做到,那是另外一件事情了。

 

如若不信:
最近自行车共享领域正在激烈交战,从模式、市场动作、运营方式、资本层面上都在同质化地竞争,谁输了就不仅仅是退居市场第二的位置,而是完全被淘汰出局。要么胜出,要么合作。

ruruobuxin

如若不信,扫码关注!

©原创申明 | 微信公众号“如若不信”和本博客所有文章均为原创,欢迎转发及完整标明原作者/链接的转载,若有其它形式转载请先联系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