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互联网行业,因为行业较新,再加上互相协作的复杂程度较高,工作考核在行业里普遍是件头疼的事情。
但也有不头疼的公司,像Google,Facebook这样的公司好像就从来没有操心过这些事情。他们工程师的薪酬基本由等级和职级来决定,采用自我驱动型的管理模式,没有人实时盯着你的工作,也没人天天来盯着你的考核管理。管理层更多的是解决企业的远景规划和实施。
被英特尔、甲骨文、Google等公司广泛使用的OKR,即每个员工每个季度都需要给自己定一个或者几个目标(Objectives),以及衡量目标是否达成的关键结果(Key Results),这几个词合在一起被称为“OKR”。
首先OKR必须在时间和数量上都是可量化的,比如不能说“我要看书”,而是“今年我要看20本书”。
其次目标要有一定的挑战性,目标的制定不能停留在舒适区,当然也不能到达完成不了的程度,恰好大部分在学习区最好。一般1是总分,如果评估能达到0.6-0.7就较好,既可以一直奋斗,又不出完不成目标。
第三每个人的OKR在全公司都是公开透明的,内容和评分是每个人都可以查看的,这种互相透明的影响力,可以让每个人不至于将自己的目标定的过低。
这个东西就是指导自己一年的方向,促使我们往这个方向来思考,集中精力地为解决某件事而努力。不仅有目标感,而且也有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结果,过程也能衡量,
同时OKR也解决了KPI的缺陷,因为KPI理论上必须按照SMART标准来制定,就是要具体(Specific)、可测(Measurable)、可实现(Achievable)、有现实意义(Realistic)、有明确期限(Timeline)。正因为这样,所以它天生带着缺陷,至少有两点,一是既然要是可测量,就会有些事情值得做,但做之前无法测量,也就无法制定目标;二是为了完成可测量的目标,会常常导致实际手段与愿景相反,比如用PV/UV来测量网站的访问量,导致有些人一张图一个页面,通过不停地翻页来达到这个可测量的目标;三就是KPI与绩效考核挂钩,一旦与钱的利益相关,常常会导致为了完成而完成,主观能动性丧失殆尽。
上面说的这OKR不仅用于公司,也同样用于个人的管理。无怪乎就是目标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,但又有具体可执行。我也仿照OKR的方法,制定了我的2017年的目标。
目标1:事业上(恕不能透露细节)
目标2:关于古籍版本学的学习计划(恕不能透露细节)
目标3:认识大部分篆体字,适量书写
关键结果1.1 篆书千字文默写无死角
关键结果1.2 阅读5本篆文书籍
关键结果1.3 大致看懂书法史,并练习
目标4:关于线上与线下的拍卖计划(恕不能透露细节)
目标5:去冰岛环岛自驾
关键结果1.1 确定行程,租车和定机票、酒店
关键结果1.2 办理签证
目标6:关于健身,体脂降到13%
关键结果1.1 每周保持三次力量训练
关键结果1.2 每周保持一次有氧运动
目标7:关于家庭、生活(恕不能透露细节)
目标8:学习与成长计划
关键结果1.1 将网上python课程听完,锻炼自己逻辑思维能力
关键结果1.2 每周公众号更新,更偏实用类
关键结果1.3 保持每二周读完一本书的节奏,偏经济类,理工科类,思维类
关键结果1.4 认识1000个好友,并加微信。如果你刚好看到这篇文章,关注我并加我为好友吧。
至于如何能达成目标,需要每个季度都回头检视一遍。另外OmniFocus是个不错的工具,关于GTD也许后面有空写篇文章介绍一下。
如若不信:
如果有兴趣,你也可以按照OKR列下你的计划。
如若不信,扫码关注!
©原创申明 | 微信公众号“如若不信”和本博客所有文章均为原创,欢迎转发及完整标明原作者/链接的转载,若有其它形式转载请先联系,谢谢!